老师们好,我是昨天问公益活动的那个学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回答。我有几个follow-up questions:
1.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在1.15大部分学校截止之后开始给小孩教课。很多面试文书里都没提到这个公益活动。我只能在2月份给学校发跟进邮件来分享自己的经历了,然后学校会add to file。像这样的跟进邮件学校还会重视吗?
2. 公益活动需要持续性,但是这个“持续性”有什么标准吗?必须好几年、好几个月?
3. 除了用文字展示,需要录像、拍照片、展示课件等等来像学校证明自己确实在做公益吗?
感谢!
-
同学,你好。
1、首先你可以在follow up 的时候给学校分享下这个经历,让学校了解到你所在做的事情,做一个加分是可以的,毕竟有做事情比什么都没有的要更有可以去互动的点。
2、但你这个活动就做了十天多,要让学校有多重视取决于你怎么去表达和阐述。公益活动的持续性指的就是你需要持之以恒的来坚持,时间上肯定是越长越好,也不要太过功利。你可以在表达的时候,重点突出虽然很短时间的公益活动,但是带给你的改变和感受是什么,分析下你的心得体会等。
3、在展示的时候,建议你通过文字和照片的形式来呈现就好了,告诉学校你做这个事情的初心,以及具体如何做的就可以了,具体学校那边怎么看这个事情,还是要根据学校的对你整体材料的审核来评估的。 -
根据你的问题,我再补充几点:
1. 新增的公益活动不需要另外给学校补充,当然如果有面试机会的话可以聊一聊,不然显得就太"功益"了,让学校感觉你只是在交作业一样。
2. 公益最重要是挑选自己喜欢做的,当成兴趣来做,所谓持续性,可以是一辈子,在做这个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帮助别人、付出带来的正能量,从中爱上做这件事情,不求回报的心意、有着能力越强,就越要帮助更多人的使命,往这个方向去想,就正确了!
3. 公益活动不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因为在文书、面试谈吐中,招生官一听就知道你做到什么程度、是否是真实的经历,不用想这么多,但如果有做纪录的习惯,是非常好的,妳可以影响更多人一起参与到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
同学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针对你的问题我分点作答:
1.1月15号后进行的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申请截止后,到录取公布前,和学校保持沟通非常好的素材。但是不建议你将这项活动补充进你的申请材料,因为持续性、深入性都不强,这个经历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你的面试官或者招生官,和学校保持邮件互动,这是更建议的方式。
2.持续性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是一项活动如果能够对你产生影响和启发,一定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持续时间短的活动,在招生官的眼里参考的价值并不大。
3.公益活动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拍摄照片的方式去展示,平时做活动的时候可以多积累一些素材。 -
学校会重视你的update的材料的,你持续做公益的话,最好有几个月的长度,如果你能坚持将这种公益活动一直持续到大学阶段,并且一如既往的继续下去,也是一件造福大家的事情。做公益不仅仅只是为了申请而做,而是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别人,如果只是为了申请,秀自己做的事情,那也违背了做公益的初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为了达到一个什么自私的目的去做,那也成了“作秀”。
-
可以更新的,学校会看的,肯定是有帮助的,学校也会看的。持续性其实更多的是要看你之前在提交文书的时候,在社区服务这一块主要是从哪个方向写的,是否跟你现在的社区服务有关联,要是有关联是最好的。
关于如何证明自己在做社区公益,不用太过于纠结自己的真实性的证明,这些录取委员会的招办老师都会火眼金睛了,你描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深度其实他们都很清楚,更多的是看你这个活动的感悟及其深度,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祝顺利! -
同学你好: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1.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在1.15大部分学校截止之后开始给小孩教课。很多面试文书里都没提到这个公益活动。我只能在2月份给学校发跟进邮件来分享自己的经历了,然后学校会add to file。像这样的跟进邮件学校还会重视吗?
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公益活动是个持续的行为,如此短的时间里,而且是在1.15之后,不免有功利之嫌;
2. 公益活动需要持续性,但是这个“持续性”有什么标准吗?必须好几年、好几个月?
很多学生做公益都是好几年如一日的在做,只是为了某种目的的公益还是不做的好,那不是公益;
3. 除了用文字展示,需要录像、拍照片、展示课件等等来像学校证明自己确实在做公益吗?
学校并不需要你来用照片录像来证明,这样做,回到之前的答案,太功利。公益事业是要发自内心的去做,去奉献。
最后,我想说一句: 千万不要为了申请好的学校,用功利去做公益。做公益,是用爱,用心来做的,是真诚的想要去为这个社会,为社区做点事情。 -
这位同学你好: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1.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在1.15大部分学校截止之后开始给小孩教课。很多面试文书里都没提到这个公益活动。我只能在2月份给学校发跟进邮件来分享自己的经历了,然后学校会add to file。像这样的跟进邮件学校还会重视吗?
这个公益活动的时间太短了,可以跟招生官发邮件说这件事情,但是实际上对于背景提升的帮助不是很大,但可以作为跟招生官聊天时的一个话题,并且让招生官知道你近期在做什么。
2. 公益活动需要持续性,但是这个“持续性”有什么标准吗?必须好几年、好几个月?
公益活动确实是需要持续性的,我认为至少是3个月到半年以上的持续性公益活动才值得去写上。
3. 除了用文字展示,需要录像、拍照片、展示课件等等来像学校证明自己确实在做公益吗?
一般来说任何形式的证明都是可以的,录像,照片,感谢信,机构出的志愿者声明等。 -
这位同学,你很能干。但是,还有可以做得更好得、想得更宽广的地方。我非常同意美国创藤教育-Cathy老师的看法,也跟你分享一下我们家和孩子的做法,或许多少有个参考。
2017年,我们申请美高。
2017年6月,学校毕业。孩子抓住一切机会,义卖自己创作、出版的小说,一本、两本、三本……最后合计筹款三千来美元(折合),在所在学校支持下,全额捐献给了一家进入全国前五名的慈善基金会,资助了4所小学。他们专门资助全国偏远农村的小学,尤其是绘本项目,农村最缺乏。
2017年9月,我们全家第一次专门去看望了湖南湘西某县一个深山离的资助学校。那里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了现场演奏的小提琴,第一次见到了到校访问的“小作家”。
2018年8月,临行去佩迪中学留学前,我们发动亲朋好友,结合新小说出版,再次筹集了约6000美元,以感谢会的形式,当场全额捐献给了这个基金会,资助了十来所学校。
2019年3月,我们第二次前往河南洛阳属下的十几所资助的山村偏远地区小学,逐家走访,与县教育局、校长和老师见面,了解那里发生着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2020年9月,疫情期间。我们参加该基金会发起的“99筹款活动”,再次网上筹款万元,全额捐献给基金会,协助他们完成了总计过百万元的筹款目标。我们在尽绵薄之力。
即便如今在佩迪中学,我们一样参与学校捐款活动。
至今,整整四年了。
我们还在做着。这个,也未必会成为孩子们的申请材料。重要的是,经历、体验、成长。不要简单祈求回报。
因此,Cathy老师说得非常实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