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美本,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选项。很多人选了最优的,但没有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关于排名,如果孩子未来不希望搞科研,纯为就业的话,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家长您的目标定到各大主流公司招聘的target list.
我举一个我们美国OTIS公司招聘product manager来说,supply chain专业是有自己专门的target list的,我列几个哈
Lehigh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学生从这种target list学校毕业,就业机会是直接的。校友推荐, 未来职业networking的时候,也会得心应手。
当然,目前美本学生毕业之后在美就业,其实还是非常难的。(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读研)
所以,涉及到读研,那么一个优质的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就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让孩子来挑战。
U.S. News 和Niche, 我来教您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从2015年开始,您的目标是TOP50的话,把所有这2015到2021年直接的,有排名大浮动的学校摘出去,基本得出的就是很稳定的排名。(凡是有非常大跳跃的,一定是有商业运作在里面的,例如今年的纽大挤进了前10,就像曾经的美高Hotchkiss 本来11一次性到了第五,这都与学校拿到了高额捐赠以及商业运作,有直接关系)
谢谢。 (小提示: 所有排行榜的网站,您只要看见广告的,就都是盈利为主的商业网站,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不是官方)
-
US News排名是大家认可的,比重较高的有人均捐款这一项,所以公立大学无法和私立竞争。niche则多左道旁门,但往往更看重学业表现等观因素,仅供参考。
-
都只是参考作用,但是相对比较权威的是USnews,niche俗称学生的大众点评,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两者都只是参考,选择学校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背景和匹配并且合适才行。
-
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对所有学生来讲,找最合适的比找排名最好的大学更重要。
-
很难说谁比谁准确,主要是排名的各项指标以及每个指标的权重不太一样,相对而言,大学的在两者之间选US News吧,再结合地理和就业因素,就会更好的做出选择。
-
家长您好;
每个排名榜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准则,所以也会不尽相同。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大学来说,US News可能会更加权威一点。谢谢。 -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明一点。 niche类似国内大众点评网,是消费者给商家评价的地方。中国学生应该多在这个网站上讲讲自己的经历。适合美国孩子的大学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因此中国学生的就读经验至关重要。可惜,在niche上很少看到中国学生的评论。
-
您好,两个榜单都可以作为参考来帮助我们了解学校,但是不建议过度关注和迷信排名。一所学校的声誉,位置,专业设置,申请难度,与学生的匹配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建议在选校的时候多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
大学排名没有准确一说,不论Niche还是USNews排名都是学生和家长们了解美国大学的途径,对于中国学生都具有参考价值,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孩子适合哪些院校,这不是仅仅能通过排名评估的,而是需要专业的留学顾问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和院校情况进行匹配。两大排名的标准不同,侧重关注的方面也有差异。Niche在校园环境和生活安全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USNews更侧重学术。具体排名依据如下:
Niche排名依赖美国教育部信息来源来进行数据计算,将准确的数据与真实的学生评论结合。
Niche考量标准与所占比重如下:
学术40%:主要考察录取率、教授质量、校友对母校学术方面的评价等;
性价比27.5%:主要考察学生贷款、毕业后薪资等相关因素;
教授得分7.5%:主要衡量师资、师生比及学生对教授上课质量的反馈等因素;
学生生活5%:考察学生生活质量,包括校园安全、多样性、体育活动和派对等因素;
学生评价5%:该指标反映学生根据其整体在校体验对母校进行1-5打分;
校园环境5%:包含学校设施方面、学生食宿方面等因素;
多样性5%:该指标考察学生群体的组成,如国际生比例、州外学生比例以及其相关因素;
当地环境2.5%:该指标考察学校所在地房租、犯罪率、生活便利性等因素;
校园安全2.5%:该指标反映校园内犯罪率、当地犯罪率以及相关因素。
U.S.NEWS美国大学排名依据
(一)教育成果40%
学生的毕业率与留校率:22%
社会流动性:5%
毕业率表现:8%
毕业生负债情况:5%
(二)师资力量 20%
班级规模:8%
教师薪酬:7%
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师资情况:3%
全职教师比例:1%
师生比例:1%
(三)专家意见 20%
(四)财政资源 10%
(五)学生表现 7%
标准化考试水平:5%
毕业于顶尖高中学生的表现:2%
(六)校友捐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