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精英留学 | Agnes老师

高级特邀顾问(CNP)
107赞 45粉丝 6最佳回答
短信
最新
学术巨擘的传奇:这所藤校宠儿竟走出哈佛首位女校长! 3周前
「走进顶尖美高」系列,为大家逐一介绍实力雄厚的美国中学,带领大家深入领略顶尖教育的独特魅力。前几期和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些热门顶尖美高,它们在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听说这所美高100%升学率,毕业生常获全美多所顶尖大学奖学金?震惊!这所名校与顶级实验室合作,培养福布斯总裁等重量级校友美国中部四大牛校之一|Western Reserve Academy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学风自由且充满人文关怀,以创新和个性化的教学而闻名,还培养出哈佛首位女校长、肯尼迪总统女儿、约旦王后等杰出人才的麻省顶尖美高——Concord Academy。康科德学院所属地区:马萨诸塞州  附近城市:波士顿建校时间:1922年学校类型:私立混校校园面积:39英亩Niche评级:A+年级设置:9-12高中人数:419师生比:1:6寄宿比:40%国际生比:11%学费:$74,690官网:www.concordacademy.org   学校概况Concord建于1922年,是一所男女合校、走读寄宿制中学,以创新和个性化的教学而闻名。学校每周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得到关注与发展。教育特色在于其改革性教育体验,这种教育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帮助他们在艺术和跨学科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的吉祥物是变色龙。因吉祥物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所以学院鼓励学生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希望毕业生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地理位置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小镇,该小镇是美国麻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美国革命的发源地,更是许多历史、文学人物的故乡。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波士顿市区18英里,仅20分钟车程;毗邻瓦尔登湖等著名景点;靠近哈佛、MIT等国际名校,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着学校的学生。距离康科德市中心3分钟步行路程距离康科德地铁站5分钟步行路程与顶尖美高Middlesex相距不到3英里👉 地域特色校园占地39英亩,师生比例1:6,小而精的规模能给予学生充分关怀,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学校拥有博物馆、经过修复的房屋以及大量重要地标,包括瓦尔登湖、罗宾斯故居和北桥游客中心。餐馆、面包店、咖啡店、精品店、书店和许多专卖店聚集在附近街道上。每天放学后,学生们可以去小镇上喝杯咖啡,或是逛一逛书店,感受小镇温馨、紧密的氛围。许多著名的作家,如爱默生、霍桑、梭罗等大文豪都曾在这里居住写作,古老的房屋散落着个性,历史悠久。这里的树木覆盖率很高,而房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伟大的建筑。👉 周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MIT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塔夫茨大学 Tufts University布兰戴斯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威尔士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学校设施学校占地约39英亩,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主校区位于麻省历史悠久的康科德市的主街,毗邻萨德伯里河。校园包括所有的教室、宿舍、教堂、表演艺术中心、一些体育设施和学校的主广场。👉 学术设施CA实验室:该实验室是2016年秋季开放的科学设施,配备水槽、通风罩、耐化台面和白板,主要用于科学教学,但也用于英语、数学和语言课程。屋顶实验站、电梯和移动推车助力实验教学无缝衔接。J·约瑟芬·塔克图书馆:该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探究的核心,为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天堂。此外,康科德学生可以完全使用位于校园主街对面的康科德免费公共图书馆 (CFPL)。👉 艺术设施百年艺术中心:该艺术中心预计2025年春季完工,提供表演艺术、社区活动和学术空间资源,内设多功能空间,包括剧场、音乐厅、P3实验室、数字制作实验室、合奏室、布景车间、音乐练习室等。剧场/剧院:剧场是多功能空间,设置175个可伸缩座位,用于剧目、导演工作坊、剧本创作节、戏剧课、舞蹈、音乐活动、电影放映、班级会议和跨学科课程。突破传统舞台限制,供各学科使用。👉 体育设施在主校区,学生健康和体育中心(SHAC)是全年室内体育活动的中心,设施包括设备齐全的重量训练和健身中心、现代化的康复中心、两个木地板体育馆、国际标准的玻璃墙壁球场、专门的摔跤中心和舞蹈室。Concord的莫里亚蒂运动园区占地13.5英亩,是新英格兰地区顶级的运动场地之一。莫里亚蒂运动园区拥有一个供球员和观众使用的传统运动场,这里有经过精心修饰、激光平整的天然草地——是新英格兰最好的足球场、长曲棍球场和曲棍球场——还有棒球场、越野跑道和硬地网球场。球场配有壁炉、训练室和美丽的环绕式门廊,为家人、朋友和观众提供了聚会场所。此外,还设有教室和更衣室,方便学生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快速切换。所有这些设施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他们在紧张的学术生活中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学术情况学校希望学生在Concord开始学习时,能有追求知识的好奇心,伸展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学生在9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仅以及格或不及格为评分标准。只有9年级之后选修的课程才会计入学生的平均绩点(GPA)。成绩只在每学期末评定,等级从A+到D-;不及格(E)不计学分。超过毕业要求的课程可以及格/不及格的方式选修,以鼓励学生探索他们未曾学习的科目。学术课程学校的专业课程兼顾内容与深度。学校共有8个学术院系,共提供230多门课程,涵盖计算机科学、英语、历史、数学、现代和古典语言、科学、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并且,学校强调平等多元,对学生采取“不排名”方针,营造出协作、创造性、智力驱动和相互支持的环境。基本课程:英语、数学、历史、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与古典语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高级课程:英语高级文学研讨会、英语创意写作讲习班、历史与社会科学高级历史研讨会、社会科学研究、高级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高级生物学、高级化学、环境科学、高级现代语言、古典语言、高级工作室艺术、艺术史、高级音乐理论与作曲、跨学科研讨会、全球研究、独立学习项目(ISP)。Concord Academy 2023-2024课程目录显示,学校虽未提供AP课程,但设有高级水平课程,部分课程可为AP考试做准备。对于申请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大学的学生,学校仍鼓励参加AP考试。特色项目Concord在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的特色项目,以下是对这些项目的具体介绍:高级项目高级项目使学生能够以自主设计、教师支持、个性化学习和独一无二的经历结束在Concord的学习。在12年级秋季,学生有机会申请Senior Project。这些全学分的专业课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得到教师委员会的批准,允许12年级学生进行独立的跨学科或体验性的课程学习。所有的项目都有一名老师作为顾问,也可能会有一名校外顾问。近年来的高级项目有:· 盲人触觉绘图界面的概念验证构建· 从数学角度探讨塞缪尔·贝克特戏剧的舞台表演· 通过摄影和论文研究波士顿公园· 通过女权主义和舞蹈表演的视角对伊莎多拉·邓肯进行历史研究· 卡特里娜飓风后新奥尔良重建分析· 通过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读物写作探索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Department X(X 学术部门)该项目由学院领导捐赠基金( Faculty Leadership Endowed Fund)提供支持,旨在为教职员提供资源以开发新课程,进行跨学科交流,并创造体验式学习的机会。来自不同学科的教职员工聚集在一起创建学科融合的课程:例如社会正义数学,是数学和历史交叉学科。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将使用在统计学中学到的知识来衡量现实中的社会经济不平等。Inspire 项目在11和12年级夏季,该项目为每个学生匹配一个导师,给学生提供大波士顿地区的经验和研究型实习机会。校外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高山学院、缅因海岸学校、山区学校、道德和全球领导力学校和SYA海外学年。有兴趣申请的学生将与学生主任和教务主任协调,以确认该项目,并确定参加该项目在学术上是否合适。毕业要求学院对毕业生有明确的学分要求,以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获得全面的教育,学生须修满60学分才能毕业。具体要求包括:数学:18学分(须修读几何2以及代数2以外的课程)科学:15学分(须修读2.5学年)英语:24学分(须修读4学年)历史:15学分(须修读2.5学年)现代和古典语言:18学分(一门语言达到三级水平)计算机科学:如通过分级考试可以免修健康与保健:9-11年级健康与保健课程体育:10学分(9-10年级每年3个赛季,11-12年级每年2个赛季)艺术:如果艺术通过分班考试,需结合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视觉艺术:至少2学分的工作室课程,表演艺术:至少2学分表演艺术课外活动体育运动Concord不强制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生如果不喜欢体育,可以选择其他活动作为替代,例如参加冬季音乐剧,或者做社区服务。无论是在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还是在林地越野课程中,学生都能培养身体、心理和情感技能,学习有关团队合作、成就、平衡和诚信的重要课程。 运动队伍春季:棒球、长曲棍球、帆船运动、垒球、网球、田径、无限飞盘秋季:越野、曲棍球、足球、排球冬季:高山滑雪、篮球、壁球、摔跤学校的球队参加竞争激烈的东部独立联盟(EIL),该联盟定期培养大学级别的球员。由于没有强制参加校际团体运动的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地追求最吸引他们的任何形式的健身活动,包括瑜伽、力量训练、舞蹈。学校体育主任Sue Johnson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担任一级学院篮球教练长达20年。体育项目助理主任Laurie Bake曾是美国女子奥运会冰球项目的金牌和银牌得主。艺术活动在Concord,艺术是平衡和综合课程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探索并完善自己独特的创作声音。与科学、数学和语言一样,艺术的学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并回应周围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Concord认为艺术是一门学术学科。特别是在艺术教学中,Concord着重于培养学生探索和表达的技能。视觉艺术视觉艺术课程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包括绘画、版画、绘画、时装设计、陶瓷与雕塑,以及先进的媒体实验室,鼓励学生探索和灵感。学校每年有多达近20场的演出。校园师资强大,经常请专业、获奖的话剧导演和设计师、演奏家指导。戏剧戏剧课程强调创造性合作,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课程满足个人需求。课程涵盖即兴创作、戏剧历史、文本解释、剧本创作、戏剧设计和技术等方面。学校每年上演三场专业指导的主舞台作品,以及包括导演研讨会表演在内的第二阶段作品。学生被邀请参加各种戏剧项目的试镜,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喜剧、音乐剧和实验作品。舞蹈Concord光线充足的舞蹈室是一个珍贵的空间。这座占地2,500平方英尺的专业级舞蹈室由著名建筑师Graham Gund设计。这是一个平静而令人信服的地方,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内心,在空间中协商关系,并充分表达自己。舞蹈指导:涵盖芭蕾舞、现代舞培训,及爵士乐、嘻哈、社交舞、非洲舞探索,为新舞者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注重健康姿势,提升力量、伸展、耐力,逐步拓展动作词汇,掌握复杂节奏,通过即兴创作和编舞培养创造力与信心。舞团:这个表演团体让致力于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学生在彼此的作品中担任编舞或舞者,并学习教师创作的舞蹈。舞团曾在波士顿地区以及国内外演出。与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伦敦皇家学院、伊顿公学和英国布莱顿学院都有合作。音乐Concord的音乐课程涵盖古典到现代的多种流派,包括音乐理论、历史、作曲和录音技术,旨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课程结合个人与合奏教学,通过工作坊、集会、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个人音乐教学涵盖钢琴、小提琴、声乐、吉他等古典和流行乐器,以及打击乐、管风琴等特殊乐器。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提升技术能力,实现艺术目标。合奏课程从合唱团到精选小组(如CA Singers、爵士与流行声乐合奏、高级爵士合奏等),学生可参与不同风格的合奏,发展合奏技巧和合作创作能力。理论与技术课程课程涵盖音乐理论基础、历史、当前趋势及特殊院系学习,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分析框架,助力音乐探索。社团活动Concord拥有超过90个俱乐部、学生组织和联盟,涵盖了从航空航天到哲学的广泛领域,充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俱乐部活动贯穿全年,无论是学术类、艺术类、文化类还是体育类的俱乐部,都有丰富的活动安排。例如:Active Minds: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Algorithm Club:专注于算法研究Culinary Arts Club:则让学生在烹饪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每年,学校都会举行Club Expo,这是一个展示各个俱乐部活动的大型活动,吸引了大量新生的参与,并为他们在新的学校环境中快速找到兴趣所在提供了帮助。对于那些还未被满足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在教职工的支持下创建新的俱乐部,为校园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动漫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天文俱乐部,电影俱乐部,棒球俱乐部,大数据俱乐部,舞蹈项目俱乐部,康科德历史俱乐部,独木舟俱乐部,陶瓷俱乐部,化学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合唱,柬埔寨学院(中心),喜剧俱乐部,康科德学院学生行动(CASA),创作小说俱乐部,时事俱乐部,辩论俱乐部,甜点俱乐部,东亚学生协会,企业家俱乐部,法国俱乐部,游戏俱乐部,德国俱乐部,美食俱乐部,绿色俱乐部,嘻哈与灵魂,国际学生组织(ISO),国际女权组织,投资俱乐部,意大利俱乐部,爵士俱乐部,汉语俱乐部,数学奥林匹克俱乐部,数学难题与研究学会,有色人种联盟(MoCA),模拟试验俱乐部,模拟联合国,多民族学生俱乐部,穆斯林学生组织(MSO)等。校园生活寄宿项目Concord为新生提供一项名为 “CARE康科德学院”的住宿体验项目。新生可以居住在同学的家里,在学年初与CARE的家人一起吃晚餐,还可以外出和到CARE家庭做客。当地家庭希望与寄宿生分享他们的家庭经历,让所有寄宿学生都能参与和享受其中。学校一共有六个宿舍,每个房间格局都不一样,每个宿舍有四名住校老师,老师会定期与学生了解近况,聊聊他们的一天,一起看电影,并监督学生遵守住宿规则。Concord也为寄宿生们提供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寄宿生们可以参与寄宿委员会,在每周召开的会议上与负责人一起讨论寄宿社区相关事宜。每栋宿舍至少配有一名“宿舍长”,这一角色的人选由寄宿生们集体选出。宿舍长负责组织召开宿舍会议,协助学生和舍监进行全面管理。每栋宿舍也都有一名“宿舍经理”,负责协助管理宿舍、经营商店。饮食服务Concord餐厅根据师生们的需求供应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素食、无麸质食品以及无乳制品。餐厅配置了一个大型沙拉吧,提供汤、有机食品、帕尼尼早餐、烧烤、三明治以及多种健康食品。学习日供应三餐,而周末只提供早午餐和晚餐。餐厅食物由Sodexo餐饮公司负责;面包则由当地的Nashoba Brook烘焙店提供;餐厅从Costa Produce购买当地农场的有机蔬菜;从当地的Clark农场购买猪肉;从总部位于波士顿码头的Red's Best Fish购买鱼类。除了大力推广本地膳食之外,Concord餐厅还致力于减少食物浪费。最近,餐厅推出了“精益路径”(Lean Path)计划,平均减少了50%的食物浪费。健康中心保健中心康科德学院健康中心由注册护士组成,每个上课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8点至晚上7点。在晚上和周末,护士随时待命,如有必要,可以来到校园。学校还聘请了两名物理治疗师来满足学生运动员和其他学生的需求。针对紧急情况,可到距离校园不到一英里的艾默生医院。辅导中心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一名咨询心理学家、一名全职社会工作者和一名兼职持证心理健康咨询师——所有人员都可以提供临时咨询、评估和短期咨询。学校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服务来获得决策的观点或寻求有关学校或家庭问题的帮助。短期、间歇性的咨询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咨询人员可以在与学生和/或家长讨论后推荐长期咨询服务。社区服务Concord也为学生们提供一系列进行社区服务的机会:社区清理:目的是通过每年秋季对校园场地进行重大清理,为学生提供一种为学校和社区做贡献的方法。厨房责任:通过参与厨房工作,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重视按时完成工作,并享受完成和做得好的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大扫除日: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帮助打扫学生宿舍和校园。学校服务日:强调服务的价值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向周边社区做贡献的机会。服务旅程:Concord学生有机会参加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服务之旅。MLK庆典:近年来,MLK的服务机会包括在学院的合作社老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演奏音乐和表演,在Minuteman ARC进行绘画和清洁工作,以及在波士顿的Rosie's Place烹饪和用餐。毕业升学毕业指导Concord相信理想的大学申请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规划,大学升学咨询办公室尽可能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和负担,并引导学生争取到最佳结果。在班会期间,辅导员会定期地同低年级学生谈话;10年级和11年级学生将在秋季参加PSAT;在11年级的春季开始,正式地开始大学申请咨询流程,同11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一场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之后,11年级学生将开始与辅导员进行一对一的会面,进行个性化的咨询。一对一的会面经常发生在午餐时间、操场上或去镇上喝咖啡的路上。这些定期的谈话确保了话题的广泛性,从学业--选课、课业负担、大学申请过程,到学生们最关心的任何事情。升学成绩每年,Concord的学生都成功申请并被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MIT和斯坦福大学等常春藤联盟学校及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录取。学院升学率100%,大藤升学率为5.7%。2020-2024年,毕业生录取数据如下:布朗大学(22)、耶鲁大学(12)、西北大学(10)、哈佛大学(8)、哥伦比亚大学(8)、卡内基梅隆大学(8)、达特茅斯学院(8)、巴纳德学院(7)、杜克大学(7)、康奈尔大学(6)、阿默斯特学院(5)、斯坦福大学(5)、芝加哥大学(4)、宾夕法尼亚大学(4)、普林斯顿大学(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麻省理工学院(3)等顶尖院校。知名校友Concord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他们在政治、商业、娱乐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以下仅列出部分校友:Drew Gilpin Faust哈佛首位女校长,曾任哈佛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历史学家。Caroline Kennedy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女,美国驻日本大使、作家、律师。Charlie Grandy演员、编剧、制片人,曾获得两次艾美奖和两次编剧工会奖。Larry Goldings音乐人,格莱美提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Sarah Koenig记者、电台主持人、制片人Theo Stockman百老汇演员END往期推荐震惊!这所名校与顶级实验室合作,培养福布斯总裁等重量级校友大揭秘!这所STEM超强校居然还是“美国仅有的三所全寄宿高中之一”听说这所美高100%升学率,毕业生常获全美多所顶尖大学奖学金?想解锁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资源?The Peddie School 这把“宝藏”钥匙不容错过走进“山谷中的藤校摇篮”—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在风景优美的威廉姆斯山上就读是什么体验|Westminster School美国中部四大牛校之一|Western Reserve AcademyMiddlesex School | 领略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独特魅力揭秘 Groton School: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母校「Elite独家留学规划VIP群」限时开放申请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名校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获取“选校攻略”、“面试秘籍”、“文书写作”等干货资源合集,长按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回复“本科留学”或“中学留学”,我们将邀请您进群交流!
美高面试怎么穿?避免穿错引尴尬 2年前
美高申请季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很多同学正处于“面试高峰期”。近期,我们被家长和学生问得最多的是:美高面试中,该怎么穿才得体?据英国临床心理学家琳达·布莱尔的研究:人和人初次见面,对方在7秒内就能对你做出基本判断,专家称之为“7秒测试”。在美高面试中,合适的着装不仅能让学校感受到你对学校的重视,同时也能让自己更容易进入面试状态。本期,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美高面试的服装要求」,内容适用于所有即将美高面试的同学。值得一提的是,Elite顾问还亲自为同学们演示了美高面试的服装穿搭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美高面试怎么穿?这些事儿你必须要了解…1Q 美高面试着装,最需要注意的是?A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dress code,虽然目前国内申请者采取视频面试,只显示上半身,但还是建议同学们到学校的官网上了解学校的穿着打扮要求,体现你对学校的重视和对学校文化的了解。最主要的原则是干净和整洁,不一定要穿得很时髦,但衣服裤子必须要平整,不能皱巴巴。2Q有没有一种基本通用的穿衣风格?A大体而言,在新英格兰地区(美国东部六州,顶尖寄宿高中最集中的地方),学生的穿衣风格可以概括为“preppy style”(学院风)。“preppy style”是一种着装风格,以美国“常春藤”名校校园着装为代表,代表年轻的学生气息、青春活力和时尚,是在学生校服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近年流行的英格兰“preppy style”以简便、高贵为主,以格子的明显图纹为特点。格纹短裙搭配帆布鞋、休闲靴等。3Q男生该怎么穿?A男生着装简洁,全身不要超过三个主要颜色,可以西装革履,穿得正式些,也可以走“Preppy”风格,裤子建议穿卡其裤,米黄色、浅咖啡或米色,不要穿牛仔裤或者运动裤;上装建议穿白衬衫+领带(领结)。诸如Banana Republic和J Crew都是美国寄宿学校高中生热衷的服装品牌。4Q女生该怎么穿?A女生的装扮相对变化多些,但关键词只有两个字——干净。长头发的女孩可以把头发绑起来。衣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尽量选择单色,切忌穿成“花蝴蝶”。热门美剧《绯闻女孩》里四个女主角里,Blair的打扮可以学习。比如上身穿一条白衬衫,下身一条带褶的裙子,头上可以佩戴发箍或发饰。在饰品方面,不需要为了美丽刻意戴,最重要的是舒服。要提醒大家的是,裙装需要过膝(影视剧中Blair的裙子太短了)另外,女生也可以穿Onepiece裙装,外面套一件大衣,也会很好看。虽然大部分学校允许女孩穿裤子,但女生面试当天还是尽量穿着裙装。如果一定要穿裤子,上半身需要在衬衫外加一件针织衫或小夹克,这样会显得比较体面。女鞋方面,可以穿平底舒服的小皮鞋。如果遇到下雪天,也可以穿小靴子。美国学生比较爱穿Nine West品牌的鞋。5Q有哪些雷区不能踩?A符合年龄特征,不要过分商务装。记得你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适合过份老气的着装,也不要穿太夸张的衣服;发型整齐,清爽利落,不能遮住视线;女生最多淡妆,不要浓妆艳抹;不要把名牌logo穿在身上,这样不太符合学生身份,以干净整洁为主。6Q家长的着装有需要注意的吗?A有些学校可能会在和学生面试后再和家长进行沟通,所以家长最好在面试前准备好得体的着装,不要给学校一个太随意不重视学校的印象,但也不需要太过隆重,穿着商务休闲装比较合适。总的来说,面试如同约会,我们需要精心准备着装,不要以为美国人都很随意,历年来在我们的学生面试经历中,大多数招生官都是正装出席的。此外,你的自信大方与得体的举止,如同身上的衣服,都将体现你的品味与素养。美高面试中,衣着穿搭是其中一环,而如何在互动中展示自我更是一个重要课题。下一期,我们将分享,美高面试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方式。敬请关注!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名校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
2023顶尖美高夏校开放报名!速戳! 2年前
2023顶尖美高夏校开放报名中……每年11-12月,是美高更新夏校信息的重要节点,对于想要申请顶尖美高的家庭,参加夏校是美高申请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步!Q为什么要参加夏校?A一方面,通过夏校3-8周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前体验美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对院校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校园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顶尖美高夏校课程采用小班圆桌教学法,一个班4-6人左右,互动启发式学习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兴趣,养成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此外,学生有了夏校的学习生活经历,在之后的招生官面试中也更能展现出自己的诚意,加大被录取的概率。如今,2023美高夏校申请季已经开始,部分顶尖美高已经开放报名通道。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顶尖美高夏校的最新资讯,供大家提前准备!2023年顶尖美高夏校最新政策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Phillips Academy Andover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Phillips Exeter Academy劳伦斯威尔中学The Lawrenceville School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 Rosemary Hall霍奇基斯中学The Hotchkiss School迪尔菲尔德学院Deerfield Academy圣保罗中学St. Paul's School01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Phillips Academy Andover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成立于1778年,可以给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美国首屈一指的夏校课程,使他们达到教育目标。五周时间,有着雄心勃勃学术目标的学生们准迎接一系列创新性和传统性的课程,为通过最好大学的严峻考验做好准备,培养领导力和对未来世界的挑战精神。夏校时间2023年6月27日至7月30日,5周(分校园和在线两个类型)招收年级即将升入7-12年级,12-17周岁报名时间滚动招生,先到先得,现已开放*2023年5月15日截止报名申请材料在线申请表成绩单推荐信文书其他补充材料等  //  低年级学院适合目前6-7年级学生/12-13岁学生。共9门主课:英语桥梁;海洋生物;犯罪调查;考古学;表演和电影研究;新英格兰野外生态和自然写作;高中预科课程;无人机/物理学;改革和创新,改变世界。高年级学院适合目前8-11年级(或14-17岁)的学生,为期五周。学生可以参加两个不同的课程或申请强化课程。课程包括:艺术、计算机科学、英语语言/写作、历史和社会学、数学、哲学和宗教、生物、化学、物理等。- 新增课程 -1.Art as Action: Murals of the 21st Century 壁画2.High School Prep–English,High School Prep–Math 高中预科英语和数学课 (仅限9年级)3.Entrepreneurship 创业课4.Neuropsychology 神经科学英语学院专门为9年级新生设计,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ELL课程:创意写作、数字新闻、编剧、大学论文、演讲与辩论、为成功而写作、当代作家、莎士比亚等。02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Phillips Exeter Academy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建于1781年,被称为全美国最好的私立寄宿制高中。学校校风严谨,教学品质高,所有美国奥数队成员有一半都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夏校时间2023年7月3日至8月4日,5周招收年级7-12年级报名时间2022年12月开放申请, 滚动审核2023年4月15日截止申请申请要求文书推荐信英文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埃克塞特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完全流利地使用英语,高中部的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其他补充材料等  //  主题课程夏校每周安排03劳伦斯威尔中学The Lawrenceville School劳伦斯威尔中学成立于1810年,距离普林斯顿大学5英里。是全美最顶级的寄宿高中之一,学术实力十分优秀。劳伦斯威尔高中到目前为止,学校一直采用小型圆桌教学,便于课堂讨论。夏校时间 7月10日到7月29日,3周(2022年时间)*2023年暂未开放报名具体详情可咨询Elite专业顾问招收年级6-10年级中学项目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采用圆桌学习法,学生们进行人文课程以及STEM课程的深度学习及讨论。人文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精读能力、写作技巧(逻辑和组织结构)、讨论和表达能力。STEM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识的实际应用,包括代数思维和科学方法。夏校每日时间表04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 Rosemary Hall乔特罗斯玛丽中学建校于1890年,每年夏天,学校都会开设引人入胜的创新课程,以满足学生们创造力、好奇心和对知识的热情。夏校时间2023年6月25日 - 7月28日,1-5周不等招收年级6-11年级申请时间滚动招生,先到先得,现已开放申请要求文书推荐信英文作文成绩单语言成绩(建议至少在托福80左右)项目内容  //  五周学术营这是最受欢迎的项目,项目为期5周,学生可以从艺术、英语、历史、语言、数学、计算机等100多门课程中选择3门课程,课程由一群才华横溢的乔特教师,教授,专业艺术家和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教授。下午和周末充满了由乔特学生活动中心组织的活动,田径和特别活动。五周英语营该项目提供说明文和创意写作、语言艺术和阅读技巧课程,助力学生提高听、读、写、说和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夏校期间还包括前往新英格兰主要文化和精英教育场所的几次旅行,使学生能够通过在各种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美国文化来练习他们的语言和艺术技能。四周戏剧营该项目专为认真扩展知识并愿意在戏剧领域冒险的年轻人而设计,学生通过表演、歌唱、舞蹈、布景和服装设计以及剧本创作等日常课程学习戏剧。此外,学生还将参加每晚的实验室课程,共同完成表演和设计项目,并参加动作、声音和发音、即兴创作、灯光设计、儿童剧院和舞台管理的大师班。五周几何营这门强化课程涵盖了为期一年的标准几何课程。学生们以轻快的速度探索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代数被纳入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加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约翰·肯尼迪政府研究所项目期间学生将在四周半的时间内在校园内参加三门肯尼迪学院课程,并在华盛顿特区的多日旅行中体验政府的行动。在那里(在可能和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观看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辩论,观察国会山的委员会听证会,并与白宫和最高法院的官员共度时光。双周兴趣营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在他们选择的主题中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的能力。主题范围从机器人到创意写作。项目安排详见下图*图源|学校官网05霍奇基斯中学The Hotchkiss School霍奇基斯中学创建于1891年,学校在其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学术传统。鼓励学生做到思维清晰,善于表达,充满自信并具有崇高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充分地认识自我。夏校时间第一期:2023年7月2日-15 日第二期:2023年7月16日-30日(学生通常会参加两期,每期修一门主题课程)申请时间现已开放,滚动招生,先到先得招收年级7-12年级(适合13-18岁的学生)申请材料在线申请表2封推荐信当前学校成绩单标化成绩(托福或SSAT)或评分过的英文作文主题课程06迪尔菲尔德学院 Deerfield Academy迪尔菲尔德学院,创建于1797年,是美国最古老的中学之一,是美国大名鼎鼎的十校联盟(TSAO)成员之一,致力于高标准的学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夏校主题DASAC 艺术营The Experimentory 学术营源自官网夏校时间艺术营 第1期 6月28日-7月15日(2022年时间)第2期 7月19日-8月5日(2022年时间)学术营7月5日-7月23日(2022年时间)*2023年暂未开放报名具体详情可咨询Elite专业顾问招收年级DASAC艺术营 6-10年级The Experimentory学术营 6-8年级  //  学术营课程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of linguistics 语言学世界入门Digital Images, Voices, and Sounds 数字图像、声音Deerfield in 3-D: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3D 迪尔菲尔德3D建筑与设计Down to Earth: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on a Local Scale 脚踏实地:全球环境问题的区域呈现All the World’s A Stage: Acting Foundations 全世界是个舞台:表演基础Literary creations – exploring genre, telling stories 文学创作 - 探索及叙事题材Creative Engineering and Problem Solving   创意工程与问题解决07圣保罗中学St. Paul's School圣保罗中学,是美国相当著名的中学,校友之中包含三位总统候选人、六位参众议员、十二位美国驻外大使、十个美国各行政机关首长等,皆是圣保罗中学的优秀毕业校友。夏校时间2023年6月25日至7月30日申请要求家长声明3封推荐信学校成绩单其他补充材料等  //  感受夏校中的一天晨间礼拜堂每周有四个早晨,学生和教职员工在礼拜堂开始新的一天。他们聚在一起听取ASP社区成员和客人的演讲和个人叙述,唱歌并反思时事。尽管圣保罗学校隶属于圣公会,但礼拜堂计划在表达和实践方面具有普世性和包容性。日程在上午8点30分的礼拜堂之后,课程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午餐时间。下午包括90分钟的娱乐时间和大量的休息时间,然后再开始晚上的作业。活动休息时间里,学生可以选择各种活动,从激烈的竞技足球到安静的冥想瑜伽。他们可以进行越野跑或划船。晚上在Ohrstrom图书馆或Lindsay数学和科学中心学习,直到晚上10点。然后学生们回到宿舍继续学习,或在公共区域进行社交活动,或参加每周的宿舍间披萨供应和小夜曲表演。除星期六外,熄灯时间为晚上11点。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顶尖美高夏校项目都是滚动招生,人满为止,通常截止在2月上旬。因此有意向申请的留学家庭,要抓紧准备!Elite团队每年帮助众多学生成功进入顶尖美高夏校,想要了解夏校申请详情,请咨询Elite专业顾问!2022 夏校录取战况一览2022年,由于疫情及往返隔离等因素,国内学生中申请海外线下夏校的人数减少,大多申请者为海外中学就读生。以下为ELITE团队今年的夏校录取战绩,共收获近二十枚全球顶尖夏校录取。其中不仅囊括了全美TOP1的Andover、Exeter顶尖美高夏校录取,更收获了首家面向高中生、含金量超高的创业项目Launch X,以及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布朗、加州伯克利等在内的顶尖美国大学的高质量学术夏校。       
后疫情时代,中国学生低龄留学趋势解读,国际教育路在何方? 2年前
2022年,可以说是国际化教育局势动荡最“猛烈”的一年:疫情封控,停学停课;外教“跑”了;学校因“无证经营”被取缔了,再加“民转公”的冲击……国际化教育的路线变得更加坎坷。后疫情时代下,原本走国际化教育的家庭还会坚持初衷,走国际教育路径吗?据权威调查显示:超过7成家庭坚持国际教育,一半家庭希望“两条腿走路”。此外,疫情、国际关系紧张的局势下,仅有3.9%家庭彻底放弃留学,甚至还有部分希望提前出国。高中及更早出国意向相比去年暴涨136%!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都来问我们:如何给孩子选择教育路径?出国留学,去哪些国家更合适?中美文化差异巨大,低龄的孩子“出的去,回得来”吗?会变成“夹心人”吗?福利来啦!本周四晚八点,近十年来一直深耕于国际教育领域的Elite内地负责人Anegla,将为大家进行「后疫情时代,中国学生低龄留学趋势解读,国际教育路在何方?」主题线上分享会!干货满满,快来预约!分享内容疫情时代下,各国低龄留学趋势分析国际教育路径该如何选择?低龄留学,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孩子出得去,回得来吗?”低龄留学热点问题解析分享嘉宾Angela 老师Elite精英留学内地负责人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8)翻译学硕士10年国际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多次实地考察英美院校,擅长英美双申曾任某知名国际学校资深升学指导,深度了解A Level/ IB / AP等国际课程MGMP职业规划导师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极具亲和力成功辅导3000+学生进入英美顶尖大学和私立中学,录取案例有: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直播方式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日(周四)晚八点,锁定「Elite精英留学」微信视频号!STEP1长按关注「Elite精英留学」视频号STEP2点击首页预约按钮
芝大6名新生履历曝光,原来美国名校偏爱这样的学生…… 2年前
作为全美“最硬核”的学霸校,芝加哥大学凭借强大的学术声誉,在留学圈享有超高知名度。近日,6位芝大2026级新生的真实履历“曝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鲜明的形象与个性,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与热。本期,ELITE君将带大家走进他们的故事,希望能对同学们接下来的美本申请带来启发……冯(Victoria Feng)虽然童年是在不同地方度过,但冯表示自己对写作的兴趣始终不渝。中学阶段,她加入一个面向全美10-14 岁儿童的媒体项目,该媒体发表“小孩写给小孩看的”内容。*冯高中10年级冯就开始了专业自由记者的职业生涯,为纽约时报、商业内幕、连线等专业媒体撰稿。她多次荣获州及国家级新闻奖项,并计划大学毕业后继续新闻事业。她表示,“我刚开始写作只是为了表达自我。如今,由于有机会调查自己感兴趣和对读者产生影响的问题,我已经深深地迷上了新闻事业。”冯表示自己选择芝加哥大学是由于学校学术严谨和注重创新的声誉。作为一名本科生,她计划探索自己对于社会科学和创意写作的兴趣,以及校园和社区有关社会正义的倡议。她表示芝加哥大学校园令人惊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里充满着令人激动的历史。她说,“在小学5年级观看美剧《分歧者》时,我没想到自己会在拍摄场景的校园里上学,并且可以随时访问图书馆。”在闲暇时间,冯喜欢烘焙和尝试新食谱,并期待今年秋天有机会大展厨艺。巴苏(Rishi Basu)从记事起,巴苏就迷上了汽车。受到父亲(也是一名汽车爱好者)的影响,他从小就开始阅读(Top Gear UK 和 Car&Driver)专业汽车杂志,甚至通过其心仪车型的排量和扭矩数据学习数学。*巴苏童年的兴趣逐步成为巴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让他发现自己对工程的热爱。高中毕业后的那个间隔年,巴苏一直在湾区初创药企(Nobias Therapeutics)担任实习软件工程师,并在那里协助开发一个进行新药研发的机器学习平台。在此之前,作为一家汽车经销商的销售代表,他在两个月内卖出28 辆汽车,其业绩名列该经销商的前茅。远离家乡期间,巴苏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当他开始摆弄自己的第一辆车时,这些技能尤为实用:在实习期间他一直驾驶这辆2004 沃尔沃 C70 HPT 敞篷车去药企上班。在当地沃尔沃车行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些朋友帮助下,通过解决故障和升级功能,巴苏把这辆车玩得滚瓜烂熟。他表示,“学习和实操DIY维修的过程往往令人沮丧,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感觉信心大增。我认为对汽车进行保养(甚至改装)会建立人车纽带,就像我们为之付诸努力的任何事情(人际关系、工作、家庭、或其他任何项目)一样。”巴苏称间隔年经历让自己脱胎换骨。在这个自称为生活大冒险的过程中,他辗转于4个不同地点,同住室友的年龄自27岁到72岁不等,通过“极为随意的模式”结交好友,结缘旧金山,还挖掘出一些让自己无比快乐的东西。他说,“我真心感觉更多学生可以考虑在上大学前休学一年,给自己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有助于发现很多潜在机会。这15个月的经历对我是一个千金不换的天赐良机。”贝克(Reece Baker)贝克(Reece Baker)是芝加哥大学的一名特招运动员。去年春季,贝克荣获堪萨斯州高中撑杆跳比赛第二名,她渴望获得该项运动的全美高校名次。*贝克作为毕业高中最优秀的毕业生,除了给校园带来运动天赋,她还期待着迎接来自芝大一切学术挑战。她表示,“芝加哥大学不但是美国,而且是全球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获得芝大就读机会令我深感荣幸。”贝克摆脱了巨大困境才有机会走到今天。2019年7月11日,15岁的她确诊罹患霍奇金淋巴瘤。当时肿瘤已经遍布整个右肺,并蔓延到食道周围,正逐步扩散至左肺。为了遏制迅速扩散的肿瘤,她接受了长达50次化疗并结合各种类固醇和药物的疗程。经过三个月治疗和两年监测,目前贝克的癌症已完全缓解。她说,“我来自一个强有力的军人家庭,这让我变得非常坚韧、专注和自律。我认为这些特质塑造了今天的自己。”除了运动,贝克表示自己热爱阅读芝大校友冯内古特 (Kurt Vonnegut) 的著作,并通过法语网课挑战自我。她还希望从事药物肿瘤学研究。她表示,“癌症幸存的经历让我的生活无比充实,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加入芝加哥大学社区,并对所有使其成为可能的慷慨捐赠者表示衷心感谢。”比洛琴科(Alexander Bilochenko)过去四年间,比洛辰科作为一名美国海军军人驻扎在日本横须贺。这段经历让他领会团队合作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比洛琴科比洛琴科认为,“尽管存在政治、宗教、经济、种族、性别和其他各种差异,我们学习如何共同合作达成使命。”比洛琴科一直在周游世界——他出生在乌克兰,10 岁移民到亚利桑那州,并于 2016 年开始在美国海军服役,随后造访多个东南亚国家,他热切期待在芝加哥度过未来四年。服役期间,比洛琴科阅读了莱维特、塞勒和奇克森特米哈伊等芝大教授的著作。他表示自己是魔鬼经济学电台(莱维特教授同名著作的衍生产品)的忠实粉丝。他说,“随着军事服务进入尾声,我深入思考未来并决定入读这所让我深受教益的高等学府。”比洛琴科的海军合同将于10月到期,鉴于声誉卓著的经济学系、布斯商学院和退伍军人奖学金计划、他申请就读芝加哥大学。当看到俄罗斯入侵后芝大对乌克兰社区的鼎力支持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入学后,比洛琴科计划主修经济学,最终职业目标定位于行为经济学、脑机接口和地缘政治学的交叉领域。他还计划早起参加一项芝大独特的晨练活动。 比洛琴科说,“对我而言,提升和造就自己非常重要。”*比洛琴科和其他五位小伙伴克罗科特(Lincoln Crockett)无论是骑行、徒步、划艇还是露营,克罗克特在户外度过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首次涉足这些活动时,他还刚刚加入童子军。他从小就通过这些活动欣赏大自然。目前已经是鹰级童军的克罗科特非常乐于进行宣传环保。*克罗科特在家乡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他参与很多当地活动和非营利组织。去年夏天,他积极参与推动该州一项通过减少塑料污染改善环境法案的游说活动。克罗科特表示,“这是我尤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有很多废弃塑料没有得到合理回收。其他州行之有效的立法在本州也可以轻松实施。”他还投身于推动100%可再生能源的活动,他坚信“这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环境安全方面,我们必须取得进展的一项重要前沿领域。”数年前,克罗科特和他的朋友们发明了一个环保产品并申请了专利。该设备可监测滑雪场中人造雪的用水量并自动反馈到制雪机及操作员,让后者灵活调整制雪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目的。除了环保,克罗克特还在艺术活动投入大量时间,尤其是戏剧。他喜欢戏剧表演和剧本创作,并希望尽情探索和体验芝加哥的艺术氛围和芝大的各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他说,“我期待在芝加哥大学拓展自己的技能和学识。”斯瓦德洛(Benjamin Swerdlow)疫情爆发期间,斯瓦德洛利用居家时间为世卫组织的新冠应用程序集体开发者提供志愿服务,该组织开发了一款向公众发布疫情相关新闻和进展的应用程序。当世卫组织合作开发者给了他创建应用程序原型的机会后,来自加州的斯瓦德洛在短短两天内编写5,000行代码。他最终被提升为集体开发组织的技术总管,并通过这个职位学到了技术以外的技能。*斯瓦德洛斯瓦德洛表示,“项目负责人教会我如何团队合作,即使不了解每个工作环节,但依然可以协助他们共同合作。”斯瓦德洛从小学习编程,是第一个加入洛杉矶黑客(Hack for LA,一个与其他组织合作改善洛杉矶的志愿者团队)组织的未成年人,他在9年级发布首个APP后就加入该组织,随即晋升为项目经理。他说,“我希望成为芝加哥大学社区的成员,在这里我们共同将与众不同的想法付诸实现。这里我应该可以向不同背景的同伴学习。”斯瓦德洛还是一个研发在线事件管理平台的初创公司首席执行官。在芝加哥大学,他考虑攻读法律、文学和社会以及认知科学双学位。鉴于对编程的兴趣,他还在考虑辅修计算机科学。斯瓦德洛还表示,“我很高兴能参加芝大的黑客马拉松活动,我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还是疫情爆发前几周,从那时起,我就没有线下参加过黑客马拉松。”资料参考:芝加哥大学官网这6位芝大新生履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知名高校心目中理想生源的形象,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对同学们在课外兴趣和活动规划方面带来启发。近9年来,Elite成功帮助众多学子录取芝加哥大学,在专业定位、打造个人履历、背景提升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具有个性化的专业建议。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芝大及其他顶尖美本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
捷报!Elite英本录取第一弹!曼大、布里斯托、约克、杜伦…… 2年前
2023届英国大学申请,Elite学子们率先收获首批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约克大学、杜伦大学等顶尖英国大学录取!可喜可贺!业内人都知道,英国大学审核申请分为两种机制:分轮录取(round)&滚动录取(rolling)。“分轮录取”是指大学会给出几个递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分成几个轮次(round)集中审理各个时间段内的申请。很多大学的热门专业都是多分轮录取,比如曼大、爱丁堡大学等。越到后面的轮次录取位置越少,大学发offer也越严,有的热门专业可能还没有到最后一轮就招满,并提前截止申请。“滚动录取”即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录取,大学申请通道开放后学生即可递交,专业招满就立即截止申请。英国大学一般在每年9月开放申请通道,在次年1月20日左右截止申请,一些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往年会在圣诞节后收紧招生政策。因此,不管是哪种录取方式,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尽早递交申请材料。ELITE团队为了帮助同学们抢占先机,提高英国大学的录取几率,早在今年7、8月份就开始着手帮助同学们申请,把英国申请日程往前挪了一大步。此外,在后疫情时代影响下,很多同学都选择英美联申的方式,还需要赶在11月前递交美本早申请材料……在英美双申、多战线并行的挑战下,ELITE团队以极高的效率和专业度,帮助学生们纷纷圆梦,率先打响英国顶尖大学录取第一枪!话不多说,来感受今年最新的OFFER!更多OFFER正在路上敬请关注公众号消息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以上英国顶尖学校。本期,先从英国“红砖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说起!曼彻斯特大学一直是同学们申请英国留学最热门的学校之一,据UCAS数据显示,曼大从2011年到2021年申请人数增长了将近3万人,2021年共有88330人向曼大提交申请。最终录取的却只有11,070人。可见其竞争性非同一般。*图片来源UCAS官网曼大到底凭借什么,赢得万千学子的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 ◆_隶属罗素大学集团,英国六所红砖大学之一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28,英国排名#62015年,***主席访问曼彻斯特时,参观了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1强强联手,缔造一流大学 今天的曼彻斯特大学实际上是由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与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于2004年合并而成。生怕外界不知道学校本身的历史悠久,曼大索性将学校的最早年代印刷在了大学Logo上。醒目的1824,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们也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大学。 1824年 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UMIST)的前身——曼彻斯特机械学院,在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成立;曼彻斯特机械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后,于1966年更名为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并于1994年成为授予学位的大学;百余年间,培养了众多重量级科学家; 萨克维尔街大楼,原UMIST的主楼 1851年 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前身——欧文斯学院成立;欧文斯学院在1880年获得皇家宪章后,构成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的第一个学院成员;1904年之前,利物浦大学和利兹大学都曾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的学院成员;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也是英国最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2004年 2004年10月,曼彻斯特的两大学术巨擘——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正式合并,诞生了世界排名27、诺奖得主人数全英第四的曼彻斯特大学。2严谨治学,声誉卓著 曼大吉祥物蜜蜂,象征勤奋。“ 曼大以教学严谨,学术风气自由著称,创新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主导思想,已形成传统。”这一句对曼大教育和学术的简单概括,不无依据:曼彻斯特大学的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为第28位(英国第6);在2022年QS学科排名的51个细分学科中,曼彻斯特大学共有12个学科排名英国前5!更不用提这里还曾有过25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4名诺奖得主为学校现任教职员,这在英国绝无仅有,连牛津和剑桥都自叹不如。这些诺贝尔奖得主所在领域以理工科居多,并且依托曼彻斯特扎实的工业基础,曼彻斯特大学自然在理工科享有盛誉(优势专业有物理与天文学、化学分析、材料学等)。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约翰·道尔顿,以及化学工程学科之父的乔治·戴维斯等校友,为曼大的近代科学贡献,平添几分耀眼光芒。掩映在理工科光环下的,是曼大同样出彩的人文学科。曼彻斯特商学院是欧洲商学院的先驱之一,学院所创的“Manchester Method”((曼彻斯特项目教学法)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齐名,也是少数同时获得世界三大顶级学术认证机构(AMBA、EQUIS、AACSB)认证的商学院之一;曼彻斯特商学院下的会计与金融系是全英仅有的两个六星级会计与金融系之一,该会计与金融研究也被《会计与金融》期刊评为世界第一;社会学在2022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于世界第19,英国第5;3工业红砖交织现代玻璃 红砖旧楼和现代风格的图书馆始建于1824年的曼彻斯特大学,是维多利亚时代在英格兰成立的六所大学之一,与英国的工业革命关系密切。有别于传统的古典大学,这几所学校以英格兰重要工业城市命名。当时的校园建筑仍保留着哥特风格,但以红砖更为普遍,于是得名“红砖大学”。牛津街校区鉴于曼大为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曼大其实有两个南北校区:沿牛津街一带而立的南校区及邻近萨克维尔街的北校区。现在曼大的主楼位于牛津街校区,围绕欧文斯学院时期留下的旧中庭构成大学的中心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旧中庭四围的建筑(从左至右):Beyer Building、Whitworth Hall、John Owens Building,Christie Building以及临牛津街的校园夕阳景色;曼大校园风光在曼大学生的镜头下尤其可爱。学校在社交媒体上每周会挑选出“最美校园”照片,文中展示的图片多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官方社交媒体。合并后的曼大还收获了全英最大的大学学生会。与众不同的是,曼大学生会没有主席,仅由八名干事共同管理。牛津街上的Students’ Union著名的曼彻斯特博物馆(Manchester Museum),约翰·莱兰兹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和卓瑞尔河岸天文台(Jodrell Bank Observatory)也都是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部分。约翰图书馆,英国第三大图书馆。大概每一所英国大学里都藏着一座霍格沃茨。卓瑞尔河岸天文台在201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这里都会举办由曼大支持的集音乐、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Bluedot Festival。卓瑞尔河岸天文台和Bluedot Festival4生活在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美术馆前的黄色有轨电车曼大所在的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坐落在爱丁堡和伦敦中间的曼彻斯特,既有爱丁堡的宁静清幽,又不是伦敦的热闹繁华,适合潜心学习又不至于寂静冷清。 Ashburne Hall,颇受学生欢迎的曼大宿舍之一当然,在曼彻斯特怎么可能会寂寞冷清!因为这里拥有两大让中国球迷为之疯狂的球队: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曼联)和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曼城)。曼彻斯特大学在中国备受欢迎,多多少少也托了这两支英超劲旅的福。曼大招生和外展主任也直言,“这所大学在中国较负盛名,足球是一个因素。”白天去阳光明媚的学校上课,晚上去激情四射的球场看欧冠,这样的日子,好不惬意!就算不能亲临球场,随便走进一家酒馆也能跟球迷们看一场转播比赛,足球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左:曼联球场Old Trafford右:庆祝曼城夺冠的游行足球之外,曼彻斯特也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艺术展、音乐会、演唱会等等一样不落,而且活动地点距离曼大也不远。曼大附近的Palace Theater剧院和Principal Hotel酒店5科学与人文齐绽放 曼彻斯特大学和学校的两个前身大学本身积淀深厚,百余年间人才辈出,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她的贡献不仅在于科学,也在于人文。曼大校园里的图灵像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曾于1949年之后担任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副主任,负责最早的真正的计算机——曼彻斯特一号的软件工作,并在此期间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实验,用来判断机器是否能思考。科学史上发现原子、质子和中子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经是曼大的学生或教职员,比如约瑟夫·汤姆逊、欧内斯特·卢瑟福和詹姆斯·查德威克等等。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在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反乌托邦小说《发条橙》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也就读于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如果这些伟大的人物过于遥远,那么下面这两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著名学府哈罗公学毕业的卷福,没有选择牛津或剑桥,却因为“叛逆”(不想继续过着公学的生活)而去了曼大读了戏剧学。巧的是,康伯巴奇还曾在电影《模仿游戏》中饰演过校友艾伦·图灵。 BBC科学类节目主持人布莱恩·考克斯考克斯的身份令人眼花缭乱,主持人、D:Ream乐队键盘手,曼大粒子物理学教授,大众科普书籍作者……考克斯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都在曼大完成。6申请曼彻斯特大学 毕业典礼,于Whitworth hall内举办曼彻斯特大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为欧洲之最。足球是一个因素,此外,曼大招生和外展主任还表示,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访问曼大国家石墨烯研究所这件事,也促进了中国学生申请数量的显著增加。新世纪的曼彻斯特大学不仅保留了传统理工科优势,也在商科、社会和教育等方面声誉卓著。同时曼大也在努力打造国际大学形象,积极通过国际预科合作项目等方式向外输出,提高国际学生的入学比例。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收藏!《纽约时报》发布5篇2022年度优秀大学申请文书! 2年前
美本早申落下帷幕后,很多同学们正在为加州申请和RD申请做准备。纽约时报在每年早申请结束后,都会邀请申请者分享自己的文书,并评选出最优秀的文书公开发表。本期,我们将分享纽约时报最新评选出的5篇精彩文书,希望给同学们的文书写作带来启发!01Katya SpajicNew York |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  //  Mom always told me that if my hands were smooth and unblemished nobody would be able to tell my age.She wore rings and gloves to cover up the premature wrinkles from her time as a waitress in high school and the scars on her fingers from her first four years in America as a seamstress.Try as she might, no amount of jewelry or hand cream could erase those markings. But I envied her imperfections: Mom’s weathered hands spoke volumes about her strength, selflessness and love.Whenever my family gathered at the dinner table, I would steal glances at their hands. Each wrinkle and scar read like a chapter of a life well lived: a life full of purpose. When I looked at my smooth knuckles and babylike palms, I wondered when I would receive markings that told my story.When Dad squeezed my hand as we crossed the street, I tried to place the sharp ridges and rock-hard calluses that dug into my soft skin. Did they come from summers in Montenegro, gripping the worn handle of the scythe to cut hay? Were they caused by heavy tiles nicking his palms during the kitchen renovations that paid for my babysitters?During summers in Pljevlja in Montenegro, I would watch Grandma’s trembling hands as she kneaded each piece of burek. What initially seemed like splotches of flour were actually burn scars from 70 years of cooking. Perhaps they came from adding one too many coals to the furnace or accidentally lifting pots out of the oven with her bare hands.Their hands symbolized their love and sacrifice for family. But my unblemished hands signified nothing in return, only evidence of wasting away their hard work. So I tried to gain markings the only way I knew how: mimicking my family’s defining actions.I attempted Grandma’s burek, but my imitation’s flaky shell hardened each time I took it out of the oven. And my burns never felt purposeful, only documentation of my mediocrity.I tried picking up a needle and thread like Mom. But even as my hands took the shape of hers, the needle pricks left me unsatisfied — it never came naturally like for Mom.My hands began to read like a list of failed ventures — until I found volleyball. Volleyball seemed like a forbidden interest, so independent from family. But each purposeful movement left me satiated with fulfillment. I picked up the game quickly, and my parents were thrilled: Recruitment was my ticket into a top university. I even fractured my thumb while diving for the ball, the bone awkwardly jutting out as my own personal talisman of greater purpose.But during high school, I was exposed to a plethora of other opportunities. I began spending Monday nights practicing cases for Mock Trial and dedicated weekends to taking photographs for my school’s Dynamo literary magazine. And though my hands remained unchanged, these passions, along with others, showed me sides of my identity that I didn’t know existed.But with little time left for volleyball, I came to the decision to leave my club team. My crooked thumb became an ominous reminder of another failed pursuit.My parents were furious. They perceived my new activities as unfocused distractions, leading me away from my ticket to college.I soon understood that my parents’ anger did not stem from disappointment, but from unfamiliarity. Their only path forward was committing to their available roles, never pondering the existential questions I did: self-discovery in a sea of options.Becoming “lost” for pursuing seemingly unconnected interests was not what they envisioned for me, but I realized that the best way to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my privileges was to explore all my curiosities. I stopped emulating the identities of my family and realized that my hands would eventually bear the weight of my pursuits.More importantly, those markings and hands will be my own, not my mother’s or father’s.02Griffin AysonLos Angeles | Van Nuys High School  //  The room was stuffy, cramped and packed with teenagers. I was about to embark on a new adventure — my first job. I made sure I brought everything listed on the required materials list: Social Security card, passport, student ID, work permit.As I waited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personnel to call my name, I gingerly opened my passport. A glance at the photo taken when I was 12 brought a big smile to my face: Chubby cheeks. Bowl cut hair. Forced smile. My jolly mood quickly faded when I read the expiration date: 03 Jan 2022. As I flipped through, each page was blank. My heart felt empty.I tried to shake off the sadness dominating my thoughts. I should not have been bothered by my empty passport or its pending expiration date. But I was. It was a painful reminder that I had never left the country, not once in my entire life.I remained quiet even as my mom repeatedly asked how my job orientation went. My replies were a mere yes or no. But when we got home, I held up my passport and finally dared to ask her. She looked at me and responded: “I’m sorry, but we can’t afford it. Airfares alone for a family of five would cost an arm and a leg.” Her quavering voice said it all. I walked away, empty. My passport was for “just in case,” not “when.”When I spend time with Grandma, I am greeted by her cabinet full of cherished souvenirs. Some mark her 90 years on earth, others Grandpa’s travels as a merchant marine. Admiring the elephant tusk from India, brass plates from Morocco and hand-carved Last Supper wall hanging from Italy, I often wondered what it was like to travel the world just like Grandpa did.Today, I catch myself looking back at those visits at Grandma’s and realizing I don’t need to leave my beloved city — Los Angeles —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I satisfy my wanderlust by feasting on hearty, delicious global cuisines here in my neighborhood. Couscous from Morocco. Vindaloo from India. Gelato from Italy. Each is a small marker of my city’s diverse popul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surrounding me.The first and last thing I see from my bed is my vast world map from Ikea, occupying almost an entire wall. This map has been my constant travel companion since I was little. Beginning with Dad’s stories about his business travels early in his career, this map has taken me to the countries he toured and locals he befriended from Belgium to South Korea to Indonesia.Through Google Earth’s lens, I’m able to transport myself to any far-flung places without leaving the comfort of my bedroom. I have explored the Philippines, where my mother was born and raised. Her accounts of her upbringing fascinated me growing up, the tropical climate a drastic change from L.A.’s dry, sunny summers. When I showed her the schools she attended, the church where she and her family worshiped every Sunday, and the empty land where her house once stood, she was delighted. I was, too.I don’t need to set foot in an airport to know every country, city and capital in the world. The knowledge I amassed, from the map in my bedroom to virtual tours, has taught me that not traveling outside my birth country will not define who I am. I pull what I can from my surroundings, whether wandering my neighborhood or following the virtual tour of the Louvre’s Petite Galerie exhibition of founding myths. And there are dozens of UNESCO sites still to see.I am a globe-trotter. Travel costs may prove too great a financial strain for my parents, but my world map and ingenuity are free. So while my passport pages are empty, my limitless adventures are being vividly stamped in my mind forever.03Mimosa Hứa Mỹ VănTucson, Ariz. | Flowing Wells High School  //  I was 6 years old.Waltzing into my room, I had no room to dance. Looking at the floor, I would not be able to convince anyone it is hardwood. Clothes with price tags and unopened toys covered every inch of the ground.Mountains of freebies from convention centers engulfed me every time I entered the room. It was chaos.Each day, these mountains became mountain ranges. As time passed by, I thought this accumulation would make me better. More items, more wealth and more friends. Having more meant a better life, right?I waved to my dad at the screen door while I was yawning in jammies that were made authentically from Vietnam. He hopped into the only car to drive eight miles south to sharpen blades for lawn mowers as my mom cared for me, my brother and the house.And every morning, my mom dropped me off at school on the next fastest transportation: the only electric scooter. Other days, my dad would pick me up and head to the doctor’s as the English-speaking parent before dozing off until his next shift. I cherished my parents’ efforts and actions for me.When I was 10, my dad was heading into his mid-60s, and he retired. The income cash flow was dripping as my mom joined the work force and slowly gained clients. We celebrated every time a letter came in with government assistance.We savored all the stuff. Every item made us the richest people on earth. My mom told me stories about when she was younger in Vietnam. She never had new clothes or gifts. She always got hand-me-downs.I treasured and kept every item as sacred as a pirate’s gold. I felt like I won the lottery by having all this stuff.Because I knew the most English, I researched Americanized things and how-tos for my parents. With a disastrous house at bay, my mom suggested to me to research how to get a cleaner house. I typed it into the Google search bar, expecting nothing helpful. I went down the rabbit hole, weaving from grease, storage containers, organization and more.And then, I found this foreign word, minimalism.Simplifying the number of items in possession to have a tidier home can make people happier. What were these jabberwocky words arranged in this order doing here? Can this end my chaos?But, I thought more meant better. My treasure was occupying my time and mind. Overflowing piles, boxes and chaos tornadoed around me.What about the social pressure? What would all my friends think if I didn’t have a lot of things? Would they think I was poor, poorer than I already am? Or worse, could I lose everything in life?You know what? Let’s just do it. The chaos needs to end.I slowly start to sort piles and load the car trunk. A part of me vanished at first. As days went by, I felt a weight of possession leave my chest and free me from all of the strings from each item tying me down.Now, I zoom from assisting my mom with dishes to checking out TED Talks and self-love Instagram reels to working on my random urge to do pottery. The void has been filled with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gratefulness.My hands dance as I attempt to take in every single word that emerges from my wandering thoughts. I observe my sleeping plateau and two work space plateaus with a small stack of notebooks and feel content. “I appreciate myself,” I scribbled with one of my five — and only five — writing utensils.I don’t need to rely on items, wealth and friends to be content. Others’ opinions of my display of wealth are not necessary to me. Without these items gluing me down, I easily settle from place to place. The internet was right. I can experience life now, for new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experiences.04Nathaniel ErbNew Windsor, Md. | Delone Catholic High School  //  Digits. Miles on the odometer, time on a clock. Neon clock face — 4:00 on a Tuesday morning. Driving 25 quick miles to swim practice, then 45 long ones to school. A rushed 11 miles to work. Finally, 9:30 p.m. Shift over — 13 miles home.Total: 94 miles in 17.5 hours. A typical Tuesday bleeds into a typical week, adding up to a total of over 600 miles. Nearly three hours each day before I add in school, work, swimming and commitments as a brother, as a son.These miles are unavoidable. Living in a rural farming community, you soon realize that everything is far away.Being the oldest of five children, a perch I share with my twin sister, I know what my parents have sacrificed to provide a loving and stable life for us. My dad gets up early every morning — working weekends and missing vacations to provide for our family. My mom gave up her career to raise my four siblings and me.Their sacrifices have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who I am. The miles that I drive, and others that I walk, are a small part of w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our family to function, even thrive.The longer drives lull me into thinking. Goals and ambitions — for tomorrow or 10 years from now.I often think about what I have and the people around me who have sacrificed to get me where I am today. Sacrifice isn’t giving up or missing out on something. It is making the hard choices that will lead a person to become extraordinary.Today, my choices are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of my own, shaping me into my future self. My foundation is supported by cornerstones — a big, loving, supportive family; work with meaning; financial independence; self-direction.At age 2, I received my first wheelbarrow. It was small, tot-sized, but I used it to help with yardwork. Today, I spend weekends plan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gardens — a sacrifice of time and a strain on my body.Beginning with seeds in the greenhouse and continuing through harvest, I enjoy watching the produce grow and reaping the bounty of my work. These gardens provide us with much food. My wheelbarrow is full-sized now, just like the role I play in helping sustain my family.The miles I walk pushing a wheelbarrow offer one type of support. Those I drive to and from my job as a restaurant dishwasher provide another 20 to 25 hours a week I scrub and rinse, pacing myself to stay ahead of the front of the house.These hours demand a different type of sacrifice, but offer the promise of financial independence, my ability to save and even invest. I crave stability and dream of a future I can provide for myself. I want to help pay for college, buy a home on the water, maybe even have a boat.But the miles I drive to swim practice feel different. These are just for me.Setting goals and working to achieve them empowers me. After an early alarm and my daily decision to sacrifice sleep and free time, the tough morning workouts motivate me to push through obstacles. I can carry these lessons through college, my future career, my personal life.These miles, hundreds walked and thousands driven, take me to and from the century-old farmhouse we call home. We have expanded it several times to house the seven of us, each new cornerstone marking the sacrifices made to get to that point.Soon, I will expand my foundation, adding cornerstones uniquely mine to the ones I share with my family. This expansion will be in stages — college, a job, a family of my own — but I know how I will mark them. Miles walked, miles driven, sacrifices made. And I know that with each one, I am building something extraordinary05Jay AdamsCharlotte, N.C. | Olympic High School  //  Pieces of me live in my kitchen.An art easel stands sentry nearby with stained paintbrushes and repurposed mugs. The curtains are drawn back, revealing clouds ambling against a sun-streaked sky.Cherry-red and mint green boxes of tea sit in the cupboards above the sink — Earl Grey, peppermint, jasmine. Peaches sprawl across the counter, next to honeycombs I would suck on during long, oppressive summers. Very Monet, don’t you think? Beautiful, sweet, impressionist.Yet if you peer beyond the bowl of bananas and crooning stereo, you would find a drawer of flatware. Rusting. Brown. Cheap. I didn’t know I was poor until I noticed the flatware. You can beautify the ugly in all sorts of ways, paint and plaster over all the cracks and holes. But the truth will stick like tar.It was the autumn of 2019, and my mother was hunched in the kitchen, beaming and bright. “Look,” she beckoned. She handed me a fork and spoon: so shiny I could see my reflection, heavy in my hand and cold to the touch. There were two more pairs on the counter. She had replaced the entire drawer.“Three hundred dollars,” Mama said proudly. “Two graveyard shifts.”My mother works two jobs. I save coupons for back-to-school shopping. Why did I take so long to notice? Maybe I wanted to see myself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a stereotype. Another brown body who lives under the umbrella term of low-income, first-generation. Maybe my mother was embarrassed to be another brown body who couldn’t afford a good cutlery set without 20 extra hours.But I never had to think about it, because she kept the kitchen picturesque, and I never mentioned the bags underneath her eyes. It was some dark, dirty secret we clutched to our chest, kept away from prying eyes. No one should know (not even us).“Poor” has always been a tainted word, like “homeless” or “beggar.” The generous donate, the indifferent ignore, the unkind scoff, but there is a quiet murmur, an intrusive “this is your fault” inside all of us. That’s why we say “escape poverty” like it’s some monster under our bed, not a symptom of a monstrous society. We are all eager to escape, and when we do, we do not look back.I have always had a deep longing for more. I was named Jaylen after a basketball player, but I tell people I was named after the blue jay. Inside me, a small bird, like my namesake, was desperately trying to fly. I wanted to leave, because I was ashamed, and by wanting more for myself, I forgot to want more for everyone else.But standing there, I saw my m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 saw the pride in her purchase, her sunken face, how her hands shook and her hair grayed. She worked every day, so I could one day rest. She never kicked up her feet and enjoyed honeycombs on a Saturday afternoon. She loved my future enough to forsake her present.Each of us has that small bird inside of us, but birds fly in flocks (and together, cages aren’t really cages). The duty of our generation is to ensure the next generation has it a little easier. There is no shame in that weight. There is pride.We plant seeds so that our daughters and sons can enjoy the flowers. We add semicolons so that our children continue our story.I work, no longer to escape my community, but to transform it. I distributed hundreds of letters that I and my classmates had written to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ho were in quarantine during the holidays. I taught computer science and business classes to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I helped underclassmen transition to the turbulent ocean that is high school. I paint murals, drink tea and take birds with broken wings to animal hospitals.The other day, I bought my mother another set of cutlery that I hope to give her soon. I can finally say I learned how to fly.*文章资料源自《纽约时报》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名校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艺术教育对K-12学生影响原来这么大! 2年前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段话出自于余光中家喻户晓的诗作《写给未来的你》。他写出了艺术教育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重要影响。然而,事实上,在“成绩为王”的教育大环境下,艺术教育长被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殊不知,艺术教育才是连接所有学科的桥梁。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曾言:“不是说我们非要把艺术、文学强加给儿童,而是人类本身需要文学和艺术。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需要,是人类这种没有完全摆脱动物这样一个会呼吸的群体一个很本质的特征之一。”艺术教育的作用不止在于陶冶情操,或是用作应试加分项,而在于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的能力,当艺术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美的种子,这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艺术教育对孩子,特别是低龄阶段的学生有什么好处?来听听US.News权威教育专家的解读!01缓解压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孩子普遍存在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我调适能力弱的状况。而艺术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在艺术的世界里平衡情感与理性的冲突,达到治愈心灵的作用。对于学校来说,艺术教育使得教育体系更加完整,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充满活力,张弛有度。让孩子们在高强度的学习时光里,不那么紧张与忙碌,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纽约州艺术教师协会主席兼高中动画教师Michelle Schroeder说:“艺术让学生有机会玩得开心,而不必那么担心学科的压力。”2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专家表示,参加艺术项目,特别是专注于戏剧和音乐等协作形式的艺术项目,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沟通和社交技能。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教导孩子们通过一系列视觉、听觉,亦或是动觉的信号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对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大有裨益。芝加哥大学学校研究联合会董事总经理兼高级研究助理Camille Farrington表示,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以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与同学互动的机会,这一过程推动了他们的社会情感感知、合作与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对学生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3丰富体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历年的申请经验,我们发现,越是顶尖的学校,越是看重学生的创新力和潜力。创造力是帮助学生在千篇一律的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的必杀技。艺术教育则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生活中,我们教孩子对与错,在学校里,老师教孩子标准答案。但是准确、具体、标准往往把孩子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束缚住。而在艺术的世界里,一首歌有好几种唱法、一朵花可以从任意的角度绘画,你只需要勇敢地、自由地表达自己。因此,艺术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可以给孩子丰富多彩的体验,让孩子放飞想象,发展独特的创造力。4提高学习能力艺术教育除了在大众普遍认知的可以陶冶情操外,还对提高成绩有帮助!俄亥俄州哥伦布综合艺术课程研究发现,参加艺术课程的学生在全州数学、科学和公民考试中的得分高于其他学校的学生。对于低收入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种影响甚至更大。不同的艺术项目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掌握某一个艺术技能,长时间的艺术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例如,参加舞蹈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幼儿的空间意识,而制作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记忆能力。5提高专注力不同的艺术项目都有其各自的好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提高专注力。研究表明,艺术培训也有助于学生磨练更密切关注和练习自我控制的能力。资助神经科学研究和编程的Dana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根据多项研究表明,艺术训练可以刺激和加强大脑的注意力系统。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记忆、观察等能力的基础上,一定伴随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有的放矢等品质的培养,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艺术行为可以帮助个人发展专注力。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如此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想要出国留学的家庭而言,了解海外艺术教育模式、以艺术院校就非常重要了。历年来,美国和英国是想要学习艺术的学生的首选留学国。下面,我们分别列举了美国、英国的顶尖艺术高中,供同学们在选校时做参考!顶尖艺术美高Walnut Hill School for the Arts核桃山艺术高中Idyllwild Arts Academy艾迪怀德艺术高中 Interlochen Arts Academy因特劳肯艺术学院*Interlochen Arts Academy*Idyllwild Arts Academy*Walnut Hill School for the Arts顶尖艺术英高Wells Cathedral School威尔斯克斯德尔学校Bedford School贝德福德学校Bryanston School布莱恩斯顿学校 Woldingham School沃丁翰学校Port Regis School波特瑞吉斯学校*Wells Cathedral School*Bedford School*Woldingham School*Bryanston School*Port Regis SchoolElite每年都成功帮助多位怀揣艺术梦想的孩子录取海外顶尖艺术院校,在选校定位、申请程序、作品集指导等方面给孩子们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专业建议。想了解更多关于艺术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
重磅!2023英国本科UCAS第一轮申请数据公布 2年前
UCAS 官网(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近期公布了 2023 年第一轮英国本科申请数据。第一轮的申请人数通常占整个申请周期的 10% ,其***有 74,090 名学生通过 UCAS 系统递交了申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牛剑两所高校的所有专业及众多大学的医学、牙科、兽医等专业的申请截止日为 10 月 15 日,所以有大量学生提交了第一轮申请。可以看到,在这一阶段通过 UCAS 向英国大学递交了本科入学申请的学生,比去年同期的申请者少了 3,720 人(去年为 77,810 人)。据英国《电讯报》的统计,今年剑桥的申请人数下降了 5% ,主要原因是英国本土学生申请剑桥的人数下降了 7% 。而今年牛津大学有 23,173 名申请者,申请人数下降了 2.6% ,其主要原因是海外和欧盟的申请人数分别下降了6.4%和12.2%所导致的。同时这也是牛剑申请人数 8 年来的首次下降!2023英国首轮本科申请情况超 7.4 万人递交申请截至 10 月 15 日,一共有 74,090 人递交本科申请,其中英国本土学生 53,120 人,国际学生 20,970 人。国际学生 20,970 人,其中欧盟申请者 3,880 人,非欧盟国际申请者 17,080 人。中国申请人概况中国大陆申请人数为 4,390 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中国香港地区今年申请人数为 1,490 ,中国台湾地区有 90 人申请,基本上都与去年持平。中国一直是除英国外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今年申请总数仍超过 4,000 ,说明中国申请者对英国名校的需求依旧强劲。女生申请人数远超男生在今年的第一轮英国本科申请中,男生申请人数为 32,470 人,女生申请人数为 41,610 人。近几年,女生申请人数一直是超过男生人数的,而且差距逐渐拉开,尤其是 2022 入学申请差距达到最大,相差人数已经超过 1 万。医学专业申请概况从就业专业方面来看,医学专业依旧是热门申请专业之一。在今年的第一轮申请中,共有 26,820 人申请医学课程。但是,主要申请群体还是英国本土学生,非欧盟国际生只有 4,290 人。英国医学院的入学名额竞争仍将十分激烈!另外,总共有 47,270 人申请了非医学类课程,较去年减少 830 人。针对此情况, UCAS 首席执行官 Clare Marchant 也表示:虽然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医学专业的申请人数出现了异常增长,很多雄心勃勃的学生因受到疫情受到启发而学习医学,今年的数字也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大部分学生依旧选择提交5门课程在申请课程方面,由于 UCAS 上限是 5 门课,今年申请情况也跟往年一样,大部分学生依旧选择申请 5 门课程,共 55,490 人。从今年整体数据来看,首次递交申请的有 65,220 人,重申递交申请的有 8,870 人。以上数据仅是初轮申请的情况,更多申英数据会在明年1月25日申请正式截止后公布,敬请期待!什么是 UCAS 系统?  //  和其他国家不同,申请英国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都要通过 UCAS 进行申请。UCAS (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简称“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是管理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所有入学申请的组织。它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统一为英国所有大学提供全日制本科生招生服务。UCAS 类似于中国的高考招生系统。在中国参加高考之后,同学们需要报考大学的志愿。同理, UCAS 就是学生报考英国大学的系统。同时,也是国际学生申请英国本科大学的渠道。在 UCAS 系统里,每位学生一个申请周期只能递交一次申请表,每个申请表最多可以填写五个专业。它们可以是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申请者的所有信息都是保密的,各申请院校无法看到申请人的其他申请项。申请所需材料在 UCAS 系统做申请时,同学们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一般来说,同学们递交申请需要准备 6 部分的信息:Personal details  个人基本信息这部分内容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是要求同学们填写一下姓名、性别、证件信息等等。Choices  填报5个大学志愿对于不同大学在 2023 年入学都开设哪些专业,同学们已经可以通过 UCAS 的官网查询到了。这部分信息大家可以提前规划好。Education  教育背景在这部分需要大家填写所在学校,所获得成绩(如 GCSE 成绩),正在学习的课程,例如 A Level 各科 AS 成绩/预估成绩,以及雅思成绩等。Employment  工作实习经验如果同学们有过和自己申请志愿相关的工作或实习经验,对于申请也是有加分的。References  老师推荐信推荐信是对我们申请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通过学校申请。学校老师会自动填写已写好的推荐信。● 自己或中介机构申请。需要填写推荐人信息, UCAS 会直接联系推荐人索要相关信息。UCAS 系统对于推荐信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字数方面要求 4000 个字母或 47 行,也就是约 500 字。虽然系统没有强制大家一定要提交推荐信,但是一般来说同学们会提交 2-3 封。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陈述这个部分是我们整个 UCAS 申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大家要注意,无论咱们申请几个专业,都只能提交 1 篇个人陈述。另外, UCAS 对个人陈述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要求至少 1000 个字但少于 4000 个字符或47行,包括空格及空行,需要包含约 75% 与学术相关的内容。杜绝抄袭、语法错误、提及任何一所大学。2023年UCAS申请时间线2022年9月6日 2023年英国本科申请通道打开,学生可以付费并提交申请材料,大学开始审核。2022年10月15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是10月15日,另外多数专业如医学,牙医,兽医,音乐等专业的截至日期为10月15日18:00(英国时间)。2023年1月25日 除了申请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的专业,所有本科专业的申请,都需要在1月25日18:00前(英国时间)提交到UCAS。2023年2月23日 2023年2月23日,Extra申请机会开放。如果五次申请机会用完尚未拿到offer,可以再获得一次额外的机会。Extra申请从2月23日起到7月4日结束。2023年5月18日 1月25日前递交申请的学生,如果没有收到学校的决定,即视为申请失败。5月18日是学校做决定的截至日期。2023年6月8日 2023年6月8日如果在5月18日前收到offer的学生,需要在6月8日之前做出回复。2023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是常规申请的最终截至时间,之后提交的所有大学申请将被自动转入Clearing。2023年7月4日2023年7月4日为Extra申请最后截至日。2023年7月5日2023年7月5日如果没有收到offer,且课程仍有余位,可以使用Clearing进行补录。2023年7月12日 6月30日前递交的申请,学校需在7月12日作出回应,过后视为未通过。2023年7月17日 7月12日前收到offer的同学,需在7月17日做出回应,否则视为未通过。2023年9月21日 2023年9月21日为2023年本科申请最终截至日。2023年10月17日 2023年10月17日,2023年本科Clearing申请截止。温馨提醒只申请一个志愿的费用是 20 英镑,申请多个志愿的费用则是 26 英镑。通常来说,每个同学可以申请 5 个志愿。可以是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也可以是同一个学校的不同专业。不用一次性选择。但 PS 只可以提交一份,所以通常来说不会有人去申请跨度很大的不同专业。如果这5次机会都没有拿到想要的结果,可以获得一次 Extra (即补申)的机会。在最后还有 Clearing (即补录)给没有拿到 Offer 的同学。补录开放时间英国大学在本科正式申请截止后会释放出还未满额的专业供学生做最后的申请,一般开放时间为7月5日至10月17日。补录的条件  //  未收到任何学校的 offer或不想接受现有的 offer或没有达到现有 offer 的要求已支付申请费已操作“ Decline my place ”注意:申请补录的时候必须有合格的语言成绩和最终的学术成绩(很多学校都能接受雅思以外的其他考试)关于调剂UCAS 今年取消了调剂环节。若放弃第一志愿学校,可先 decline 已有的 uncon offer ,然后通过补录申请其他学校。补录有效期补录 offer 的有效期一般为 48-72 小时,具体需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求,如需更多时间,需与学校进行沟通。特别提醒有些学校可能需要核实一些信息或补充材料,需时刻关注邮箱或接听电话,及时补充大学所需信息及材料。最后,建议同学们早做准备,不错过申请黄金时间,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名校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等你们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骗了多少人 2年前
“等你上了大学就轻松啦!”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安慰辛苦学习中的孩子,但真的是这样吗?(内心声音👇)上大学,意味着同学们走向了新的学习起点,未知的挑战与机遇也将接踵而来。历年来,我们都会遇到第一次出国留学的学生到了新的学校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根据英文媒体报道,纽约州主计长办公室研究发现:在纽约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只有57%的学生“已经为上大学做好了准备”,有37%的学生在大学第一学期就辍学了。报告称:我们认为纽约市教育局(DOE)应该做更多的努力,来帮助学生做好上大学的准备。纽约市教育局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来帮助学生,来获得应对大学生活所需要的能力。那么,对于准备本科阶段出国留学,或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该如何做,才能对大学生活的挑战“完美接招”,度过充实的留学生涯呢?上一期,我们从一位学姐的角度,分享了她的留学体验与心得:88条经验之谈,让你在美国大学游刃有余过四年!本期,我们来听听US.News教育专家的权威解读!学会自律,独当一面  //  College Transitions的首席执行官Andrew Belasco说:“决定你是否准备好上大学通常在于你有多自律。”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远离父母的监护,离开高中的管控。虽然许多同学就像离开笼子的小鸟,对此充满期待,但对于那些对欠缺自我管控能力,过度依赖父母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没有太多独立打理自己生活的经验,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会为他们带来压力。因此,学会独立,学会律己,是同学们上大学的第一课。自律除了意味着同学们要独立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还需要同学们在诱惑面前学会律己。“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大学将是他们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诱惑,比如‘当每个人都在做别的事情,我想加入他们时,会不会影响我学习?’”DC College Counseling的创始人Colleen Paparella说。“即使我明天上午8点有课,我今晚也想出去吗?”这种诱惑与抉择将会时常出现在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应该意识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在诱惑面前律己,为事物排好优先次序,是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能力。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拥有健康的习惯的同学们能够在全新的大学生活中保持身心状态的稳定性,这可以帮助保持压力的可控性,并防止未来抑郁和焦虑的发生。要知道,身心健康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习惯,对于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是分外重要的哦!这7个习惯,可以帮助同学们收获健康快乐的留学生活,看看自己是否具备!1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通过加血清素的产生、减少压力荷尔蒙等方式改善人的情绪并增加幸福感。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10 分钟的体育锻炼足以快速促进大家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可以选择、寻找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并参加相关的社团组织,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展体育活动。2饮食均衡饮食均衡并不意味着严格节食、剥夺或避免某些食物。我们只需要养成一些小习惯比如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不要吃太多过度加工的食品。3压力管理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可以避免的是让它成为你幸福生活的拖累。我们可以学会通过正念锻炼(想想瑜伽、普拉提、太极)、冥想、深呼吸或能给你带来平静和快乐的爱好来管理你的压力。此外,尝试预测然后避免常见的压力源。例如,如果你知道过多的社交活动会让你感到焦虑,那么就可以选择性地参加活动,不必每一个邀约都答应。保护自己并学会说“不”是保持幸福的基本要素哦!4保持社交社区意识对精神、情感和心理健康很重要。与朋友、家人和亲人共度时光是充电和体验幸福的好方法。无论同学们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性格,都可能需要真实的、支持性的联系,才能感觉自己是社区的一部分。5保证睡眠时间睡眠是身体从前一天的事件中恢复过来,并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准备的时候。一般人每天需要六到八小时的睡眠,但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长期睡眠不足,这可能会产生可怕的健康后果,包括损害免疫系统,导致情绪波动和行为不稳定。所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是十分重要的,这能使你达到更稳定的能量水平和更稳定的情绪。6懂得感恩也许幸福的最终关键是着眼于自己拥有的,而不是纠缠于你缺乏的食物。每天花一点时间或每天多次停下来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帮助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延续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表明,感恩的人通常更快乐、更健康、压力更小。7善待自己上面列出的许多习惯是相互交织和相互支持的。例如,多运动可能会帮助你睡得更好,并可能会激发你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充足的睡眠可以为你提供所需的能量,让你多出去走走,享受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但很少有人能始终如一地做所有这些事情。所以,善待自己,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些快乐的习惯融入你的生活方式中。然后释放负面情绪,你将收获一个健康人生!如果没有准备好,怎么办?我们都知道上大学的重要性。但是通过大学我想要获得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些问题,其实许多同学并不明了。尽早找到答案、确立目标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进入大学之后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否则将随波逐流,浪费青春。如果大家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可以选择旅行、工作或做志愿者,丰富自己的体验,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并在大学时弄清楚自己想学习什么,弄清楚自己是谁,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崭新的海外留学生活,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成长为全新的自己。建议同学们尽早规划,你将收获到的远比你想象中的多!想了解更多留学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卷!这31所美国大学的新生SAT分数最高! 2年前
SAT作为标化考试的一部分,在美本申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由于疫情,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减弱了对SAT的考核,转而增加了对GPA、课程难度、课外活动、个人文书和推荐信的关注比重,但对于想申请顶尖美本的中国学生来说,过硬的SAT分数依然可以为申请加分。据College Board数据统计,2021届新生的SAT均分为1060,但对顶尖大学而言,这个数字则要高出很多。以下是U.S. News调研统计出的新生SAT均分最高的31所大学,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学校!1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SAT均分:154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62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SAT均分:1538SAT政策:Required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3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SAT均分:1528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34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AT均分:1522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55Harvey Mudd College哈维姆德学院SAT均分:1520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296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SAT均分:1513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77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SAT均分:1511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38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SAT均分:1510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39Pomona College波莫纳学院SAT均分:1509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310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SAT均分:1509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211Williams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SAT均分:1501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112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SAT均分:1500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13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SAT均分:1496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014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SAT均分:149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315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SAT均分:1493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516Haverford College哈弗福德学院SAT均分:1490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1817Swarthmore College斯沃斯莫尔学院SAT均分:1489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418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SAT均分:1488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719Tufts University塔夫斯大学SAT均分:148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3220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东北大学SAT均分:1481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4421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SAT均分:1481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1222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SAT均分:1480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223Barnard College巴纳德学院SAT均分:1478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1824Carleton College卡尔顿学院SAT均分:147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625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SAT均分:1473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226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SAT均分:1466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3627Vassar College瓦萨学院SAT均分:146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1328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利福尼亚大学SAT均分:146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529Hamilton College汉密尔顿学院SAT均分:146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1530Georgetown University乔治城大学SAT均分:1465SAT政策:RequiredUS News排名:综合大学第2231Colby College科尔比学院SAT均分:1465SAT政策:Test-optionalUS News排名:文理学院第24参考资料: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colleges/applying/slideshows/colleges-with-the-highest-sat-scores建议同学尽早规划,特别是在SAT弱势的同学,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刷分,以及提升自己的综合优势,比如校内成绩,托福、文书准备、背景提升等。想了解更多美本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咨询
您正在看的是高级特邀顾问(CNP)的专属页面,联系下面邮件了解更多。
partner@findingschool.org
公众号
Elite精英留学
“精英家庭的国际升学管家”,2013年成立于香港,在香港、深圳、美国均设有办公室。近十年来,Elite团队已为1000+全球高净值华人家庭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教育规划及留学申请服务,王牌业务为香港国际学校申请、顶尖海外私立寄宿中学申请、顶尖英美大学申请。
... 更多
公众号二维码